相关专家
杨金生:
医学博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主任,中国致公党中央医药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中国针灸学会秘长,中国针灸学会砭石与刮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司库,北京金龙康而福刮痧拔罐健康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委员会、中医药科普宣传专家委员会和中医药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光明中医》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和《健康中国》 编委会委员等职,曾在联邦德国、马来西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和临床保健调理工作。1964年2月出生,医学博士, 副研究员。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主任,中国致公党中央医药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6 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先后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辨证究室、中德合作中医诊所、专家门诊部、病因 研究室以及中医学校等科室从事中医理论研究、临床保健调理、教育培训和科研开发工作。兼任中国医学非药物疗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肝炎防治专委会秘书长以及刮痧拔罐健康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王仁高:
木针反射区诊疗法(以下简称木针疗法),是中国医学的宝贵遗产,它是以借助类似砭的木制工具和手法等在足部进行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属中医外治法范畴,其历史可追溯至石器时代,《说文解字·石部》日:“砭,以石刺病也。”从历史文献看,只是有传说中的华佗《足心道秘笈》,再也没有文献记录此法,推测此法是以师师相传,秘密而授延续至今。此法于唐朝传至韩国,它把诊治点疼痛激发中心提高到整个诊疗过程的轴心位置,而不是仅仅以区域的诊疗为准,借助木针这样的工具,在诊治过 程中,受 力点的轻重适宜,补泻分明。木针疗法虽然起源于古老的中医,但在王仁高老师的潜心研究下却与现代科学进步丝丝相扣,诊治过程中的所有器官、脏器的反射区均与现代医学相吻合,中西医结合极为严密,叹为观止。木针反射区诊疗法的反射点、反射区在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有很大作用,如急性阑尾炎早期,除了有右下身淋巴反射点敏感外,盲肠反射点疼痛敏感。 再比如胸痛与心 绞痛,胸与心脏的反射区一个在足背一个在足底,区别显而易见。现代木针疗法的鼻祖现代木针疗法创始人王仁高老师认为,人的所有疾病均与经络不通有关,这些疾病的经络不通均可在足底得以表现,要健康需要经络畅通,从而提出了人体经络畅通工程。现代木针疗法通过实践对疑难杂症的解释是:胸腺机能亢进产生有毒细胞侵入到血液破坏营养细胞可引起白癜风、天疱疹、疔、痈、蛇盘疮;侵入到骨髓可引起白血病、肌无力、类风湿;侵入到人体各器官则引起所侵入器官的重大疾病,也就是西医所说的癌症。木针疗法的反射区、反射点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有很大作用,一个有经验的木针疗法操作者,可以根据受术者单个反射区的反应程度配合其他一些反射区的情况,根据反射区轻重的痛觉反应,提示相应脏器功能低下或者疾病处于潜伏期或者正在发作或者处 于亚健康状态。木针疗法对相应的反射点以泄法而后补法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反射区和反 射点痛觉敏感消失,则症状得到相应改善以至于消失。王仁高老师将现代医学与木针疗法完美结合,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是现代木针疗法的创始人,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木针疗法+其他方法配合,效果永远是1+1>2的效果。
王敬:
王敬,男,著名中医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副主任医师、兼职教授;北京东方智略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约讲师;朴道书院中医养生专家;《名家讲坛》特聘专家。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职业鉴定中心中医刮痧师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报社文化事业部主任;中国针灸学会砭石与刮痧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王敬教授在中医养生和调理方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著名的“减法养生”理论及实践方法,帮助无数亚健康者摆脱困苦,找到幸福。近年来,王敬教授出版著作十余部,在权威期刊发表文章百余篇。多年来,王敬教授一直活跃在电视、电台等主流媒体,曾应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邀请现 场讲授健康知识,北京电视台、湖南卫视、河北卫视等地方知名卫视也多次邀请王敬教授录制健康专题节目,轰动一时。
张维波:
张维波,1961年9月生于北京,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大学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原山东海洋学院,主修流体物理。1983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从师于著名经络学家祝总骧教授,开始研究经络,是我国最早的经络研究之一;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1998年获北京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88年从中国科学院调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院)针灸 研究所后,即参与了国家“七五”经络攻关课题。199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开始独立承担经络研究课题,又在1995 年、2005年和2008年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承担经络研究课题。1993~1997年参加“八五”经络攀登项目,1998~2002年期间任国家“九五”攀登“经络的研究”专题组组长。曾于1998年赴挪威Bergen大学Auk1and实验室学习组织液研究技术,2000年和2001年两次赴韩国圆光大学进行经络合作研究,2007~2008年间在维也纳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张维波长期从事经络研究,提出了经络的“循经低流阻通道”学说,2002年5月29日《健康报》整版介绍了他的研究,2004年9月15日中央十台播放了以他的研究为主要内容之一的“寻找经络”节目,他又在2006年和2007年两次参与中央十台“点穴”和“穴位探 秘”节目的录制,成为公众人物。张教授共发表80余篇文章,其中6篇文章被SCI、EI刊物收录,出版学术专著三部,获得七项国 家专利,其科研成果多次在国内外获奖。除三次获中国中医科学院奖、一次北京市奖和一次中国针灸学会奖外他的“循经低流阻通道的发现”一文获得韩国颁发的国际大奖:“针灸经络研究——舍岩奖”。
联系方式
电话:400-000-0000
地址:北京XX街XX大厦XX室
网址:www.XXXXXXXX.net
邮箱:********@XXXXXXX.net